坚定守护患者生命尊严: 黑龙江省医院为两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成功完成PPS 2.0保肛术

      近日,黑龙江省医院普外三科成功为两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PPS 2.0保肛术,填补了省内相关技术空白,让“保肛保功能”这一医学追求在龙江落地,为患者重新握住了生命的尊严。

      据了解,30岁的林女士来自辽宁,身为时尚行业从业者,确诊超低位直肠癌后,当地医院判定需切除肛门,这对她而言,意味着未来生活将失去色彩,“每天带着造瘘袋生活,我不敢穿喜欢的裙子,更害怕异样的眼光”。辗转多地后,她跨越近千里来到哈尔滨,将希望寄托于省医院普外三科葛欣主任团队。另一名患者则是64岁的退休教师张先生,肿瘤距肛缘仅4厘米,在传统诊疗下也面临造瘘困境,他坚定表示“宁可少活两年,也要体面地活着”。

      葛欣主任对此表示,我国直肠癌发病率逐年攀升,其中25%为超低位直肠癌。因骨盆结构复杂、手术视野受限,传统手术常需在根治肿瘤与保留肛门间艰难抉择。造瘘不仅带来生理痛苦,还会引发心理问题,永久性造瘘患者抑郁症发生率高达38%,社交回避率超60%,患者生命尊严严重受损。


      而国内上海第十医院刘忠臣教授首创的PPS技术成为破局关键。该技术通过三维立体筋膜解剖,运用4K荧光腹腔镜实现毫米级神经血管辨识,根治肿瘤同时完整保留括约肌复合体;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,体表不留切口;独创“括约肌 - 直肠角”修复技术,术后控便能力恢复率达92%;创新吻合口保护装置,规避临时造瘘。

      经过周密准备后,葛欣主任手术团队在同一天为林女士和张先生先后实施了PPS2.0保肛术。林女士手术中,主刀医生在放大30倍的视野下,精确切除肿瘤,历经14小时,健康肠管经肛门自然拖出,括约肌压力曲线平稳。张先生因男性骨盆狭窄,手术更惊险,团队紧密配合,历时3小时完成。两例患者还加做了储袋,有效改善术后肛门功能。

      术后第三天林女士便自主排便,重拾生活信心,“那种熟悉的控制感回来的瞬间,我哭得像个孩子”。张先生出院前检查吻合口愈合完美,为葛欣主任特意送来了题为“刀尖舞春风,仁术铸新生”锦旗。

      据葛欣主任最后介绍,传统保肛手术往往顾此失彼,而PPS技术通过核心技术,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。葛欣主任强调,该技术适合肿瘤分期T2 - T3、未侵犯肛门括约肌、术前肛门功能评分≥6分的患者。目前,黑龙江省医院已开通多学科联合门诊进行精准评估,同时该院也正筹建东北首个直肠功能保护培训中心,PPS 3.0技术研发也进入临床前阶段,有望将保肛极限推进至肛缘2厘米。

      “医学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延长生命长度,更要守护生命的质量”。PPS技术改写的不仅是手术方式,更是对生命尊严的深刻诠释,让患者在与病魔抗争中,能够体面地活着,重获生命的尊严与希望。

    患者实名制挂号与注册建档须知

    为保护病人权益,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,请各位患友及家属自觉遵守病人实名注册建档、挂号、就诊规定。
    一、办理注册建档时,请选择以下方式之一提供病人基本信息:
    1)出示病人本人的身份证原件(第2代身份证为佳)
    2)有效身份证明原件(户口本/驾驶证/老年证等)
    3)北京市医保卡
    二、患者凭身份证或就医凭证挂号,必要时需同时出示病人有效身份证明。未经医师签名同意,不退号,不更名。
    三、每次就医时请随身携带身份证或就医凭证,妥善保管。
    四、严禁使用他人就医凭证挂号、就诊,一经发现就医凭证基本信息与患者真实身份不符,医院有权终止接诊,由此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由患者及家属自行承担。
    五、谨防“号贩子”冒用他人身份证、就医凭证进行非法倒号。